绵阳科技城新区快速成型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可缩短复杂结构零部件制作周期

来源:bob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6-29 02:46:43

  

绵阳科技城新区快速成型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可缩短复杂结构零部件制作周期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常常期待让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的那一刻!那么,这一切的希望何在?近日,绵阳科技城新区的快速成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科技转化进程已经开启,解决了众多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结构零部件制作周期长的问题,势必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期待。

  首先,让我们不难发现一下该中心的背景。4月15日,这个以3D打印为核心技术的新平台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新区中试服务公共平台的首个配套项目,这个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其实只用了令人震惊的两个月时间。这一“新区速度”的背后,既反映了绵阳科技城新区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也体现了在科学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双管齐下的政策导向下的战略规划。

  据悉,近年来,绵阳科技城新区的AI与机器人等四大创新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企业对高性能、复杂结构零部件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这时,“中试”作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提升中试服务能力,这亦是中心建立的核心目的之一。

  再看中心建设的具体流程。继2024年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上线之后,中心与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致力于一同搭建中试快速成型服务平台。虽然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产业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尤为值得关注。

  中心的设立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不仅解决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推动了中试生态体系的升级。3D打印技术的引入,使得复杂结构的零部件制作周期得以大幅度缩短,这样一来,企业若需要,便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快速定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迭代的效率。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新区的努力不仅停留在服务上的提升,更是着重于实战案例的孵化。在哈特三维的参与下,当地院所联合四川中科融创和江苏智仁景行等科技公司,共同开发出基于激光与电弧增减材制造技术的中试快速成型服务中心,成立了四川五八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案例的成功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高达2500万元的产值,不禁让人感叹科技转化的可喜成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样才可以确保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呢?新区提出的《中试十条》政策,从顶层设计支持中试服务体系的建设,各项举措可谓兼顾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保障,推动了这一生态的形成。比如,设立1亿元中试基金,推出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和中试综合保险,这些都为科研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舒适的土壤。

  当然,陪伴着资金的肌肉,更重要的是对技术和市场的理解。新区积极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推动“招院引所”,培养与市场相适应的新兴技术和人才。可以说,绵阳科技城的建设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科技园区,而是大力推动经济与科技深层次地融合的前沿基地。

  现在,随着各种保障政策的推出,科技成果转化也迎来了新的局面。中心的成功运行聚集了119家中试服务机构与数十条中试生产线和测试线,这可谓是为科技成果的转化铺设了平坦的“快速通道”。如今的绵阳,正驶入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转化高峰,未来有望将慢慢的变多实验室的“金果子”转化为真正的“产业新引擎”。

  最后,怎么样看待绵阳科技城新区快速成型服务中心的成立,如何推动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再次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在未来,这个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转化中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多的创新与突破,续写绵阳科技的辉煌篇章!如果您对此有何看法或建议,欢迎在下面进行留言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